滨州学院育人先锋共产党员事迹材料:代林

发布时间:2012-06-20浏览次数:684

青春的事业 无悔的选择

—用心做事 用情服务 用爱育人

代林事迹材料
一、个人简历:
代林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1979年6月生,现任滨州学院外语系团总支书记、学生科长、就业指导科科长。2003年9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。2012年担任外语系2009级本科、2010级辅导员,共计560人。
二、工作情况:
1、用心做事,谱写青春的事业。
代林同志在工作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,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,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通过学习,他真切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辅导员所承载的使命;通过学习,他真正认识到了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份光荣的职业,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;通过学习,他进一步提高了认识、统一了思想、开拓了思路、坚定了信心、明确了责任。能恪尽职守,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。辅导员的工作向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,而是由一些学生学习、生活中的小事组成的。面对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,代林从来没有抱怨过,始终坚守在基层的岗位上,忠实的付出着,尽职尽责,任劳任怨。始终以极大的热忱,无悔的精神,认真、踏实的做好每一项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。大一时,他与学生谈学习的艰辛、成长的烦恼、军训的疲惫、理想的困惑……学生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他的心;大二时,他关注学生个人生涯发展规划,为学生设计不同年级的学习计划,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;大三,他引导学生丰富完善自己,提升内涵,增强社会适应能力;大四,他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,了解自己,熟悉社会,顺利实现就业。
2、用情服务,谱写情的感动。
在学生工作的九年里,他没有节假日,没有礼拜天,学生的需要就是命令,他总能放下自己的事情走到学生工作的第一线。为了工作,2009年结婚时没有请婚假,新婚第二天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,因为他还惦记着将有600多名毕业生就要毕业,毕业前还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做,惦记着600多名毕业生是否能够安全、文明、顺利的离校。还有为了工作,家人生病,没有时间陪家人去看病,自己生病了也是买点药,对付过去,没有时间去医院。白天学生上课,没有时间找老师,他每天晚上基本都在办公室接待学生来访,找学生谈心。夜间还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学生就寝情况,学生都安全的回到宿舍,他才能放心的回家,结束这一天的工作。有时学生深夜生病,只要一个电话,无论是刮风下雨,都义无反顾的马上到校领学生到医院就医,他说:“学生的安全就是辅导员老师最大的快乐”。
2011-2012学年外语系三名辅导员管理1445名学生,代林作为学生科长管理学生人数最多,最多时负责2009级、2010级学生管理工作共计707人,现在负责2009级本科、2010级管理工作共计560名学生。本学期开学以来,三月份晚上在校工作28天,四月份在校工作28天,五月份在校工作25天。每天在校值班、深入学生宿舍,就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在校学习,有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。
3、用爱育人,谱写爱的乐章。
爱就是教育的全部,在他的心中,学生重于自己,事业重于家庭。他把自己的一颗爱心、一腔热血全都献给了学生,献给了事业。为了学生的成长,代林同志倾尽了所有的关爱。许多辅导员工作要在学生下课后完成,代林老师经常下班后还和学生谈话、参加学生活动、巡视学生宿舍,每天都工作很晚才回家。因为“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,学生的事再小的也是大事”。
代林老师还经常教育同学们:青年时期是完善自我的最好时期,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,只有好好把握,多学点知识,多锻炼自己,以后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,实现人生价值。同时代林老师还号召同学们向优秀学生学习,希望广大的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,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,勤奋学习,用自己的知识本领为祖国人民服务。他当时分管的2006级学生一共有196名学生,195名学生报考了研究生。在考研的那段日子里,代林老师一直陪着学生,经常到自习室、图书馆、宿舍、餐厅等地了解学生的情况,给他们缓解压力,帮助学生树立信心。特别是在研究生考试的那两天,他早早的来到学校,深入到学生宿舍,让所有报考的学生都去参加考试,每考一科他都会了解情况,鼓励那些觉得没考好的同学要坚持,只有都考完才有胜利的可能,如果半途而废,只能失败。2006级本科3班王艺晓同学考完一门后就想放弃,经过代林老师工作,坚持考完了所有科目。后来被北京公安大学录取。2006级考研也取得了优异成绩。82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,录取率为41.84%,位列全省同专业考研前列。
代林老师对学生倾注了所有的热情与爱心。在工作中,他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和学生们对话,建立起了一种平等的、朋友间的师生关系。他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。他以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感染学生,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。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是辅导员职业生涯里最柔软、最温情的记忆。代林老师经常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谈心,了解家庭情况,解决实际困难,帮助他们联系勤工助学岗位。他经常和贫困生说:“我们虽然在经济上困难些,但是我们并不缺少什么,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”。2006级本科5班一学生考研初试通过了武汉理工大学的分数线,该生家庭经济贫困,没有想去复试,当代林老师得知这个情况后,马上把她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,学生表示家里经济不好,考上也不一定去上学。代林老师说,不管你以后能否去上学,但是考研的过程要坚持下来,这样以后自己也不后悔。我给你拿300元钱你去复试。后来虽然这名学生没有通过复试,但也圆了这个学生的梦。她说:“感谢代老师给我去武汉理工大学复试的机会,使我看到了自己报考的学校,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,最终完成了考研的历程。没有遗憾,我可以放下包袱,为自己的未来去努力了”。他在工作中了解有个学生天天吃咸菜和馒头根本不买菜吃。了解情况后,代林老师资助了这名学生200元钱,告诉学生困难是暂时的,一定要注意身体。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垮了。这名学生经过努力在毕业一年后考取了研究生。
风雨兼程、默默耕耘,代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,用行动谱写自己对教育的坚守与执着,成就每一名学子的目标与理想。每当看着自己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出色的成绩时,代林觉得自己付出的辛勤都是值得的!
三、集体获奖情况:
2010年第六届五四表彰外语系团总支获得“先进团总支”、滨州市“红旗团总支”
2011年第七届五四表彰外语系团总支获得“红旗团总支”
2012年第八届五四表彰外语系团总支获“先进团总支”
四、个人获奖情况:
2006年度“滨州学院优秀辅导员”;
2007年度“滨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”;
2007-2008学年“滨州学院优秀班主任”;
2008年度“省级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者”;
2008-2009学年“滨州学院优秀辅导员”;
2009年“滨州学院军训先进个人”;
2010年“滨州市消防服务活动先进个人”;
2010年“滨州市教育先进工作者”;
2010-2011学年“滨州学院优秀辅导员”;
2011年滨州学院五四表彰“优秀青年工作者”。